据彭博社9月2日报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GDP统计数据,印度经济在2021年最后一季度超越英国,并在今年第一季度继续扩大领先优势,目前已成为位列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而印度国家银行(SBI)也于3日发布报告,宣称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率,印度GDP有望在2027年超过德国,并很有可能于2029年超过日本,跻身“世界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首都新德里于8月15日举行第76个独立日庆祝活动,总理莫迪在红堡发表演说,强调印度将出台政策支持本国电力、防务和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争取在25年内成为发达国家——用印度商工部官员苏布拉马尼亚姆(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来表述,依照莫迪制定的愿景,“到2047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有趣的是,早在7年前的印度独立日庆典上,莫迪就放话到2022年要使印度成为“发达国家”;如今时限已到,71岁的莫迪对先前的承诺闭口不提,将目标往后延了25年。
不管怎样,印度国内,从企业家到政客再到媒体,此刻都在为印度GDP超过英国而欣喜不已。
经济越增长,贫富差距越大
75年前,英国移交政权时,留给印度的是薄弱的工业基础和惨淡的国民收入(1948-49年,印度人均收入仅246.9卢比)。
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印度GDP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在接下来20年内,GDP年均增速升至5.5%;2000年至2015年是“黄金增长年”,GDP年均增速高达7.5%;2020年受疫情影响,印度经济遭重创,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2021财年印度GDP萎缩6.6%,不过2021-2022财年又回升至8.7%。
如今,印度已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摩根士丹利也预计,2022-23年,印度或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22%的份额。
印度GDP在“后疫情时代”能获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其在俄乌冲突和中美竞争中左右逢源、坐收渔利,借机推动自身发展。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印度仍是世界银行所界定的中低等收入经济体。
换言之,一面是印度经济高歌猛进,另一面则是普通老百姓因贫富差距日益悬殊而叫苦不迭。
近年来,印度已然成为收入和财富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印度国民收入中位数从1981年至2019年间几乎没有增长,这表明尽管印度整体GDP增长可观,但没有带来包容性繁荣。《2022年世界不平等报告》也显示,截至2021年,前10%的印度人拥有国民总收入的57%,而后50%的印度人仅占13%;此外,前10%的群体平均年收入(1166520卢比)是后50%的群体(53610卢比)的20倍以上,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图:各国日均收入中位数
印度智库政策研究中心的顾问罗汉·文卡特(Rohan Venkat)表示,印度仍面临诸多贫困问题——这些问题与独立时的情况差不多,只是在不同的参数和规模上有所变化。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过去几十年,随着外资涌入、贸易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等新业态的繁荣,印度也曾通过制造业大量创造就业机会。根据印度经济观察中心(CMIE)数据,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时,印度失业率为5.4%;2016年1月,失业率跃升8.72%;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失业率曾在2017年7月降至3.3%。
然而,随着全球疫情爆发,印度失业人数2020年4月飙升至历史新高。即使如今印度经济已从疫情中逐渐复苏,但其就业形势依旧非常严峻。近几个月,印度失业率维持在7%-8%之间。
在经济环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6月14日,印度政府出台“烈火之路”(Agnipath)征兵计划,规定新兵的服役期从之前的17年降为4年,且不再享有原有福利津贴。意料之内,新政策引发大规模抗议,多邦心怀不满的年轻人放火焚烧列车,引发持续的骚乱。
CMIE首席执行官马赫什·维亚斯(Mahesh Vyas)指出,“虽然印度(经济)继续保持向好增长,但这种增长并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创造足够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印度只有20%的工作在有固定工资和保障的正规部门,而其余大多数工作并不稳定,且几乎没有福利。
需注意的是,统计数据时,如此高的失业率并未纳入大批“隐性失业”人口。
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认为,隐性失业即“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为零”。例如,印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隐性失业”的代表。
2020-21年,农业岗位为印提供约45%的就业岗位,但农业占印度GDP比重仅为20%左右。随着印度农业地区生产资料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城市非农业部门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大量剩余劳动力只能转回农村地区,从而导致该部分人口变相失业。
印度劳动人口规模巨大,但如果劳动参与率和质量无法提高,社会资源将无法得到有效整合。换上更直白的表述:对印度来说,也许只有人口,没有红利。
“数字印度”面临挑战
“盼望5G技术的时代已经结束,‘数字印度’将惠及印度每个村庄。”莫迪在演讲中对数字技术的在印发展充满信心。
不可否认,印度“数字化”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015年,印度政府启动“数字印度”计划,该计划主要涵盖数字基础设施、简化治理和公民数字赋权三个领域。根据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Y)数据,2021-22财年,印度数字支付同比增长33%,累计超过740亿次。在2022-23年预算中,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对“数字印度”计划的支出增加了67.13%。随着印度逐步实现“数字化”,预计到2025年其互联网部门产值将占印度GDP的10%。
在民生福祉方面,印度居民可线上办理各项事务,解决了线下“排队难”问题;在数字医疗方面,印度政府在疫情期间建立“Cowin”平台,用于疫苗接种和救治工作;针对农村地区的在线商品订购和交付,印度公共服务中心推出农村商店(grameen stores)计划,目前已有超过12.5万个普通服务中心和农村商店。
鉴于这些仍在发展中的成绩,莫迪一度夸口,“印度正引领世界开展第四次工业革命。”
不过,“数字印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首先,印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导致数字鸿沟扩大问题。
自2015年以来,印度累计发生544起断网导致的停工停产事故。且由于印度各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落后邦和地区更易出现政府任意暂停网络服务的行为。
“软件法律自由中心”(SFLC)的跟踪显示,被誉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就从未有过“断网”经历,首都新德里经历过四次。相比之下,数字化基础设施落后的北方邦、拉贾斯坦邦、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分别发生了30、78和321次断网事故。
断网差距导致大量互联网企业更愿意集中在网络稳定性高的地区开展数字业务,这无疑进一步拉大了印度国内的数字鸿沟。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的网络监管政策破坏了“数字印度”的生态环境。
自2020年6月以来,印政府以数据安全为由,禁止了300多个中国应用程序。此后,印政府又以强化互联网监管为由,对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等外国社交媒体的平台内容严加管控。
今年4月,印度计算机应急小组发布新规,要求虚拟专用网(VPN)和云服务提供商收集、保存客户的姓名和IP地址至少五年。该举措导致在印运营的VPN供应商如Nord VPN、Surfshark和Express VPN相继退出印度。
印政府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互联网企业的普遍担忧。业内人士认为,印度正走在互联网发展的“歧途”上,如果继续下去,它同发达国家在数字化方面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就目前来看,印度互联网行业营商环境持续恶化,投资和监管严重失衡,这将进一步挫伤大批有意愿在印投资的互联网企业,对“数字印度”的长远发展构成威胁。
结语
摆在印度面前的,是重重机遇,亦是重重挑战。
每当论及印度经济发展,其经济形势向好时,被比作正在崛起的“下一个中国”;经济形势低迷时,又将其贬损为十亿级别“人口炸弹”。
印度在25年后能否如莫迪所愿成为“发达国家”乃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把握机遇,并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整合多方资源。而就目前形势来看,这将是一个缓慢且艰难的过程。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